435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至尊厨王 > 第二百一十六章四海会宾客(八)醋溜鳜鱼

第二百一十六章四海会宾客(八)醋溜鳜鱼(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花生油是食用素油中比较高档的一种,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秦天柱抬头向风小雨笑了笑。

油锅中响起一阵啪啪声,大约有五成热,秦天柱将鱼在水淀粉中均匀地挂上一层糊,一手提鱼尾,一手抓住鱼头,轻轻地将鱼放入油锅内,慢慢炸至淡黄色捞出,拆去鱼嘴上的线。打过花刀的鱼肉片片站立,鱼身丰满。

“线扎着鱼嘴干什么?”风小雨推了推墨镜,随口问着。

“鱼嘴如果不扎,下油锅会张开,影响美观。”秦于非抢着回答,能在师父面前表现一下,他感觉很兴奋,目光闪亮。

油继续加热到表面平静,大约七成油温,秦天柱又把鳜鱼放进去复炸,此时他的神情平静下来,聚精会神地看着油锅,同时在另一个火上也放上炒锅,舀入少许花生油烧热,放入葱、姜炸香,加酱油、绍酒、白糖和清水;

清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有一次驾临松鹤楼,偶见案桌上满身斑点的鳜鱼活蹦乱跳,即起欲食之念。掌厨在古代“炙鱼”烹饪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乾隆食后赞不绝口。后来,经过厨师们不断完善,就有了现在的醋溜鳜鱼,也是中外宾客到扬州必尝的一道美味佳肴。

醋溜鳜鱼采用传统‘溜’的烹制方法,既然以基本功见长,一般厨师都能做,区别只是在火候和糖醋汁的调制,细微之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秦天柱出名是在一次接待外宾的宴席上,醋溜鳜鱼做出来满屋生香,外宾赞不绝口,回国后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表示对楚天宾馆的赞赏,言语极为推崇。秦天柱一举成名,从那时起渐渐取代了秦亚强成为宾馆的顶梁柱。

听说秦天柱要做拿手的醋溜鳜鱼,他的六七个弟子一起围过来,还有一些老厨师也不时在后面伸头观望。场面虽然有点乱,但秦天柱没有制止,他喜欢这种众人瞩目的感觉。

秦于非显然是秦天柱的心腹弟子,他可以荣幸地给秦天柱打下手,近水楼台先得月,马逢题等弟子满脸羡慕,恨不能自己立即也改姓秦。

鳜鱼刚刚宰杀好,尾巴还不停煽动,在案板上发出啪啪的响声,风小雨露出满脸好奇的表情,乘机走近几步,手指点着鳜鱼的大脑袋,用蹩脚的普通话结结巴巴地说道:“鳜鱼在鱼类中属于比较名贵的鱼种,在过去普通人家是吃不起的,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我来扬州,见到许多家庭的餐桌上都有这道美味。”,

鱼变得金黄,迅速捞出,放在一边凉一下。等到油温再次升高,鱼最后一次复炸,同时,

秦天柱又在第三个火上放上一个炒锅,加入一勺油。

制卤的那一口锅中已经烧沸,用水淀粉勾芡,再淋入香油、醋、韭黄段、熟花生油少许,制成糖醋卤汁。

有老师傅在后面激动地低声惊呼:“关键时候到了。”

“鳜鱼肉质细嫩,刺少而肉多,肉呈瓣状,味道鲜美,为鱼中佳品。唐朝诗人张志和写下的著名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赞美的就是它。”秦天柱一边说,一边在鳜鱼两面打上牡丹花刀,刀身斜进,深至鱼骨。

秦天柱平时的话不多,尤其在厨房间,他认为必须保持一种威严。今天在风小雨面前却口齿伶俐,他也想卖弄一下学问,不能让这个‘林老板’留下一个只会做菜不懂风雅的印象。

秦天柱用线把鱼嘴扎起来,然后用刀在鱼头和鱼身上拍了一遍,同时吩咐秦于非:“开油锅,用花生油。”

秦于非在一边已经把韭黄,葱,姜,蒜等切好,听到吩咐,立即拿起一口炒锅放火上,花生油倒入后一两分钟,一股油炸花生的脆香散发开来。

“这油好香。”风小雨故意显得对秦天柱的加工手法不感兴趣,墨镜下的眼光却瞄着秦天柱的双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