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后锋 > 第五十八章 关于袁祟焕

第五十八章 关于袁祟焕(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但是,反对者们的资料又受到了支持者们的反对,支持者们疑问:满清本就是一个喜欢篡改历史的王朝,文字狱的酷烈程度犹胜过秦始皇“焚书坑儒”,身为这个王朝的大敌,袁祟焕事迹怎么可能不被篡改?皇太极身为清太宗,因为打不过人家而使用的反间计的悲劣事迹,他那些只知道鼓吹八旗武勇,百战百胜的子孙们又怎么会不掩盖?而袁督师率军抵御满清的进攻多年却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反对者们对自己的英雄如此刻薄,如此无情而善忘,对待敌人则如此卑膝、献媚而多情,这也许正是我族之所以如此不昌,道德衰亡而没落之缘由。

然后。反对者们再次表意见……

那一场争论楚钟南当时只看了一点点。很快就被里面纷繁地意见观点。尖锐地对骂搅得头晕脑胀。他不是愤青。也不是那种穷究死判地人。很快就逃了开去。所以。对许多事情记得不多。也记得并不清楚。但是。楚钟南知道。不管眼前这个人到底是忠还是奸。他都绝对是一个在明末清初耀眼无比地明星。其光芒要远远过那位被后世地清帝们称为“有道无福”地“明君”祟祯无数倍。

……

“楚百户。楚百户……”

袁祟焕!

如雷灌耳的名字。全//本\小//说\网

楚钟南乍一听到这个名字,整个人禁不住连退了两步,颇似当初听到自己宰掉的老辫子就是努尔哈赤的时候。

“楚钟南百户,这位是大明宁远总兵袁祟焕将军,还不拜见?”

齐赛诺延似乎对楚钟南的表现感到不满,皱了皱眉,便还是平静地示意他向袁祟焕见礼。

袁祟焕有些奇怪地看着楚钟南。他不明白眼前这个年青人为什么一听到他地名字之后就直勾勾地看个不停。并且看向他地眼神还那么复杂。甚至能让人稍稍有点儿心虚。好像是要把他看透了一样。这让他对楚钟南稍稍有点儿讨厌。可是。这里毕竟不是他地宁远。而是蒙古人地地方。齐赛诺延不话。他尽管心有疑问。还是只能轻轻地呼唤了一下楚钟南。同时心中开始琢磨:

“这个人难道认识我?齐赛不是说他是西方归来地前宋遗民吗?”

“袁,袁,袁将军您怎么会来这里?您不是在宁远吗?”楚钟南终于从失神的状态中恢复了过来,赶紧把脑中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撂到了一边,可是,他还是禁不住提出了问题。齐赛诺延说过,多尔衮兄弟已经带着八旗中的四旗压向了明军的防线,身为统兵大将的袁祟焕却在这个时候离开自己的防区,转而到了相距几千里的蒙古,这件事实在是太过耐人寻味。

“这……呵呵。”袁祟焕笑了笑,没有回答。

“啊,袁,袁将军你好。”

楚钟南的嘴巴机机械地动了两下。他已经忘记了自己来的目的。眼中只有这个袁祟焕。他的历史虽然不好,但这并不代表着他就不知道这个中年人。毕竟,后世关于这个人的争论曾经在一段时间内如火如荼。

楚钟南还记得,支持这个人的,说他是民族英雄,明朝抵御满清入关的最后一位名将。说他在宁远大战之中以一万守军打败了努尔哈赤的十三万大军,并用红夷大炮轰死了努尔哈赤;又在宁锦大战之中再败挟恨而来的皇太极,杀得皇太极损兵折将,狼狈而逃,从此不敢问津宁锦,只敢绕道蒙古南进;说他威震辽东,令清兵闻名丧胆。真英雄也。所以,他的死,是因为祟祯的无能愚蠢,他的死,是千古奇冤。为了证明这个奇冤,楚钟南还看到有人提到了“佘家守墓”的事情。说袁祟焕被千万剐之后,有佘氏义士冒着被灭族的危险把明朝打算“传视九边”的袁祟焕头颅从高高的旗杆上取下,偷偷埋葬。从此,开始了长达372年的守墓义举。以此,支持者们认为袁祟焕是冤枉的,否则,能有什么力量能让一家人为其守墓将近四个世纪?

但是,与支持者们一样,反对者们也举了许多的例子。他们认为袁祟焕是一个祸国之贼。因为,在明朝末年袁崇焕是唯一一个提出过与后金议和的大臣,而实际上这人也是这么做的。就算与皇太极议和是为了争取时间积蓄力量,那他也不至于杀死镇守东江的毛文龙。杀死毛文龙既是与皇太极议和的条件,同时更是为了给自己立威。有人拿这与秦桧杀死岳飞相提并论,虽然还值得商榷,但确实是有些相似的。当时的辽东形势,牵制后金展主要有三方力量:袁崇焕亲自统率的关宁军,这是是当时全国最精锐的部队;朝鲜,作为大明的属国,在后金的背后,对它也是一大威胁;而最令后金头疼的却是兵力最小,而又缺少军饷的东江军。当年毛文龙孤军深入敌后,恢复辽东土地数百里,招抚流民数万,开创了东江这块来之不易的根据地。从此,后金对毛文龙简直如芒刺在背,一直被他牵制着,不敢大举南下。而袁崇焕对毛文龙确是说杀就杀,而且是用尚方宝剑,审问都不审问。而之后在皇太极出兵攻打朝鲜的时候,坐拥几十万关宁大军的袁崇焕不知道在想什么,竟然毫无动作。反对者们还说,袁崇焕在杀死毛文龙上的事情如果还能强辩的话,那之后不久辽东一代生灾荒,他竟然将明朝的粮食卖给后金,根本就是**裸的汉奸行为。

反对者们还找到了一些资料,说袁祟焕多次战报大胜,却都说什么“女真人会把自己人的级抢走,所以,关宁军不能缴获敌军一个级”。而袁某人的最后一战,也就是北京保卫战,其麾下亲信周某人曾经写文章生动的描绘过。周某人说,袁崇焕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全身上下被弓箭射得有如刺猬一般,不过幸亏袁崇焕身上穿的甲厚,所以连油皮也没有擦破一丝。周文郁还说,后金士兵的钢刀都险些劈到了袁崇焕的脖子上,恰好被卫士拼死挡开,在这样地危机关头,袁督师仍骑在马上大呼酣战……反对者们疑问:在袁督师本人被弓箭射得像刺猬一样的时候,他**地坐骑怎么还能活蹦乱跳地驮着袁崇焕大呼酣战,把后金军杀了个大败?而据有些资料记载,当时后金军主力进攻的是满桂的宣大军,皇太极和满桂打得甚为惨烈,两军一度展成了白刃混战,以致部署在德胜门城楼上的大炮都生了误伤,几次打入了宣大军中。满桂的宣大军终于还是被击败了,就缓缓退向广渠门,希望能得到关宁铁骑的支援。不想对方却是一片铺天盖地的箭雨飞来,杀害了众多宣大军士卒,满桂也中了五箭。满桂的甲显然没有袁崇焕身上的甲好,所以他虽然远远没有被射成一个大刺猬,身上却已经开了大血口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