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炮灰难为 > 222 三辈子花不光

222 三辈子花不光(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可阙家就不一样了,虽然只阙老夫人一个主子,可大兴土木的动静,好似要迁来百八十口人的大家族似的,这让城里以技术为生的匠师们,着着实实兴奋了一通。

兴奋劲还没过,阙老夫人的儿子媳妇们也真的带大批人马迁来了。一入城,又带动一大帮手艺人的生意。

这回不止那些木匠、泥瓦匠、陶瓷匠了,连为数不多的几家酒楼的大厨们都被请去掌勺了,先是今儿的干亲宴,据说后面还连着好几场喜宴,平均下来,一个月一场都要算到年后去了。还说几个孙子们的周岁宴,不仅席开百桌,还要在城里大办三日流水席,宴请全城百姓。

啧啧!

胡喜州边和妻子一道往阙宅走,一边在心下啧叹不已。

不过也没多耽搁,不到一刻钟,她就打理好了门面,陪自家老爷上阙家赴宴去了。

胡喜州在灵秀城一任十三年。城里城外的老百姓几乎没一个不认识他的,而他也喜欢走入民间,譬如出门不常坐轿子,而喜欢步行,享受老百姓向他招呼、问好的同时。也能实实在在地勘察一番民生动态。

老实说,如果委他为逐鹿或是严馥、江州一带的县令,必定会是一方百姓之福,可灵秀城,说实话,在阙家未迁来之前,实在清贫得紧,百姓们自给自足,偶尔赚点外来客商的银子,再多就没有了。他能尽量让城里百姓睡上夜不拾遗的放心觉,却实没能力带动百姓富裕起来。

而阙家一迁来,就大兴土木,扩宅、买地、置山头、建庄舍……再是日常所需的各类开支,一家消费几乎含盖各行各业。

听说光是餐盘瓷器,就是十套一订;上上下下的衣裳,也是成批成批的缝制,还有花木果树,不仅丰殷了花农、果农的荷包,也让陶土匠的日子好过起来了。

这阙家花起来银子来,可真不当回事!也亏得他家银子多,换做其他人家,哪经得起他们这么花啊。

记得年前和其他几个城的知县喝酒时,辗转听说当今圣上似是赏了阙家黄金万两,他当时还不信,不是说圣上和阙家有仇怨吗?不然也不会卸了阙聿宸的将职,更不会不准阙家再入都城了。

要不是阙宅、阙老夫人周边始终护着一拨身手不亚于查闫家出来的冷面干将,兴许早有不少觊觎阙家财富的兔崽子上门行窃了。

像这样的土豪,身为一城县令,胡喜州当然是希望越多越好了。

不过寻常人家,没事是绝对不会搬来灵秀城的,就算搬来了,也和普通百姓没什么两样,真的有钱有势、家财万贯的主,是不愿来这个旮旯角落户的。

哪怕曾是南离城富甲一方的玉家,也是落魄了实在没地方可去,才不得不举家迁回灵秀城。可玉家那么多人口,也没像阙家这么大动静地整饬老宅啊。

当然了,玉家这么低调兴许是觉得丢脸,所以不愿轻易抛头露面。虽然在胡喜州看来,这并不会改变城里百姓对玉家的认知——没见城里城外都在说嘛,玉家是落魄了才搬来的,既然都知道了,躲不躲的还有什么关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