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逍遥攻略 > 第五十六章 学习制艺

第五十六章 学习制艺(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但对沈泽就不同了,他觉得自己只要把这八股文的格式学会了,到时做篇中规中矩的八股文把这五经题对付了,基本上应该就没问题了吧。

呃,当然,那道四书题一定要出彩,沈泽觉得靠自己做是不可能了,虽然他知道考题,但也绝对做不出好文章来。他已经决定到时找个高手做枪,提前准备好这篇四书题八股文了。

至于找谁做枪,现在还没想好!实在没合适的人的话,就找张知府呗,好歹人家也是两榜进士出身,做篇乡试的八股文,应该还是能做得不错的。

现在还剩最后一个困难,那就是自己还需要把这五经全都背熟了,比照着官方的注疏弄明白意思。不然,人家出来题目,你连出处和意思都不知道,谈何做文章?

想起此事,沈泽不禁忙去书房的书架上找那五经的经书,他想看一下自己有没有可能把这些经书背过。这些经书都是文言,又拗口晦涩,在几个月的时间呢,把五本书全部背过,怕是这任务也有些难度。

当然,沈泽的要求,只是能做出一篇八股文,若是想要文章出彩,这破题和承题,却是非常重要。

这承题和破题,就等于这篇八股文的中心思想了。一篇文章的好坏,中心思想出不出彩,是极为关键的。

但对于沈泽这种要求很低,只要做出一篇合乎格式的八股文就行的人来说,其难点反而在后面四部分。因为后面四部分,每部分必须要有一个的那排比对偶句子。这些排比对偶句子,必须格律韵脚都能押上才行,这对沈泽颇有难度。

其实,后世沈泽也算是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对古诗词也是比较感兴趣的,真要他做几首合辙押韵的诗词,他也能硬着头皮做上几首。不过他做的诗词,只能算是生硬的去合辙押韵,至于内涵、寓意啥的就乏善可陈了,实在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而且沈泽若是想做出那文章中的八个排比对偶句子,还有一个困难。那便是历朝历代的官话都是不一样的,作诗填词用得韵律自然也是有区别的。像唐朝用得是王韵,宋朝用得是广韵。至于后世沈泽学习的则是基于普通话的中华新韵,这都和如今大明普遍认可的平水韵,都是有一些区别的。

沈泽觉得今年想要秋闱得中,这大明官话通用的平水韵起码要吃透,否则这经义文章中的那“八比”,怕是做不好。好在这些不同时代的韵书,虽然有所变化,但是大体上还是差不多的,想要掌握起来,应该不算太难。

沈泽虽然想了很多,但是其实也就用了几息的工夫,此时“好为人师”的杨峰还在那讲述着。

“其实,乡试时只有那四书题和五经题,是需要用八股文格式的,至于其他考得诏、判、表、诰、策等,都是有固定格式的,只要不犯忌讳,基本不会因那些文章黜落。其实相对于四书题来说,五经题也差一个档次,所以只要四书题做出彩了,就基本能中式。”

沈泽听了杨峰的话,不由的更加有信心今科中举了。

其实八股文说起来,也并没有太难的东西,说到底八股文就是写议论文章的一种格式。这种格式掌握起来,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对于其他人来说,这文章的内容出彩才是中举的关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