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320节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320节(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相较而言,中医由于诊治手段比较温和,反而更有效些。

再加上,于朱由榔的推波助澜下,显微镜已经开始应用于医学研究,大明的现代医学大大加速。

只不过,在这个位面,恐怕再也没有中医这个说法了。

后世先进的医学,被称为西医,本就是一个科学文化落后的结果,事实上,现代医学,跟传统的西医,压根就没关系。

说到底,现代化、工业化决定了一切

虽然华侨也没法大规模装配,但起码制造技术没有屏障。

更不要说,华侨的组织能力也要优越得多,往往成村成寨的出动后,能够有粗糙的指挥体系。尤其是广东来的人丁,本就械斗成风,再熟悉不过。

由于本地华侨以闽粤两省居多,而这两地也是民间会社、宗族文化最为浓厚的地区,故而吕宋华侨多有结社。

后世的兰芳共和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时候倒是没折腾出什么公司来,但全岛的华侨,基本上都抱团取暖,组成了十多个大小会社,守望相助。

礼部预计在明年,也就是光烈十四年,把金陵大学的医学院独立出来,并重新规范科系,建立大明医科大学。

于是乎,胡世俊所带来的两个医生,在本就缺医少药的马尼拉,几乎就变成了神一般的存在。

在一众天主教会的医生,还以“放血疗法”给人捅窟窿眼时,胡世俊这些带着显微镜、温度计和听诊器的医生,虽然还无法进行开肠破肚的外科手术,但对一般常见病,可谓药到病除。

受到无论是西班牙人,还是华侨、土着的追捧。

也就具有了不小的号召力

西班牙总督跑路后,两年前,就通过商船漂洋过海过来,在马尼拉扎根,以医生身份埋下来的,锦衣卫南洋指挥使司,探马司镇抚使胡世俊,首先发难。

胡世俊在北伐时还只是锦衣卫百户,但因为协助穿插北直的王愬,摧毁杨村武备局,又帮忙带着骑兵遁入太行山,被越级拔擢。

经过五年磨砺,已经升到了参将级别的镇抚使(锦衣卫级别与御前军军级同,都指挥使比都督低半级,指挥使等同总兵,镇抚使为参将。)

他先是带着两个锦衣卫培养的医生,一起跟随福州商船抵达马尼拉。

这个年头,虽然现代医学也开始了启蒙,但由于生物学还不成体系,距离十九世纪的医学革命还有段时间,故而此时的欧洲,还是巫医横行的时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