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57节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57节(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是的,虽然大明施行两京制,但朱由榔哪怕在收复南京以后,已然只称呼北京为“京师”,而只将南京称呼为“行在”。

这不是迁都的问题,而是一个政治态度,是在随时提醒所有人,真正的京师,还没有光复。

而当他真正站在高耸的永定门外,看着跪满一地的臣民,由于才刚刚剪辫,看起来就像光头一般,以至于不少读书人,都用头巾遮掩。

一杆略显陈旧的明黄色龙纛,耸立在北京城永定门外,迎风猎猎,一如当初在桂林城头、军山湖畔。

都有些心情恍惚,乃至于眼睛湿润

尤其是青楼瓦肆,在这个年代,聚集于此的姑娘们,哪一个又不是苦命人?

江南无数繁华锦绣地,多少怡红花粉乡,这些妇女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自万历以来,天灾**不绝,北方诸省,多少黎庶逃亡乞活,典妻卖女,多少血泪遗恨,哭声震天。

而这一切,终于在这一天,画上了句号。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八年,从二十出头,意气风发,到现在为人父母,年至而立。

朱由榔此时的心情,有些像当年参加高考时,考完最后一科,走出考场的感觉。

但事实上,比那要强烈得多

毕竟这一次,他付出的不只是努力,这一路行来,不知道多少人的鲜血、性命,多少肇庆、桂林、尧山、军山湖,记忆模糊的面孔,多少午夜梦回时害怕、遗恨,兢兢业业、如履薄冰。

自己,赌赢了。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而在北京光复后十余日,才在大军扈从下,抵达北京城外的朱由榔,恐怕还对南面此时已经开始沸腾的情绪一无所知。

作为大明天子,他却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国家真正名义上的首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