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15节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15节(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东吁者,安南都护府,缅甸布政使司古称尔……光烈七年春,会王师北伐,乏粮,东吁以洪潦故,不贡,并阴使广南、澜沧摇动,世祖闻,恶之。”

——《后明史,四夷第四,安南诸国列传》

第39章 此消彼长

宿迁的光复,还是消耗了李定国不少功夫。

自入春以后,明军开始重新活跃。

首先,明廷的影响力是有强弱之分的。

对于如越南的黎国、广南国这些离得近,而且沿海的小国,还能威慑得住,予取予夺。

而远一些,同时也稍有实力的柬埔寨、暹罗(今泰国),就只能建立表面的朝贡关系,勉强进行贸易,却不能完全掌控。

至于缅甸这种,国力虽然比大明差远了,但也能和朝鲜、日本之类搬搬手腕的地区一霸,却是只能建立表面上的外交关系。

倒不是朱由榔怕了他缅甸,而是实在没空。

尤其是之前在宿州战役中,遭遇重创,伤亡不小的光复后军,经过一冬补充,以及休整,重新恢复了战斗力。

这就是军制改革后,兵部主导的民兵建设工作,意义所在了。

虽然由于春耕原因,江南大部分府县民兵都被解散,但出于补充前线的需要,还是留下了六到八万人,这些都是从民兵训练中,挑选出来,接受过四个月以上训练,年龄在十六至三十之间的青壮。

他们被重新编制为三千人一营的后备力量,共二十四个补充营。

经过光烈六年的秋冬攻势后,按照枢密院初步统计,明军的总伤亡以及各种减员,总数大概在一万八千余。

缅甸说大不大,如果认真起来,肯定是干不过明廷,但也说小不小,光动用两三万大军,怕还真是解决不了。

如今北伐尚未功成,哪里能隔着几千里,另辟战线,朱由榔也只能在心中暗暗记一笔。

尤其锦衣卫指挥使赵纪还表示,虽然尚无确切证据,但缅甸之所以知道大明正在陷于北伐,无法抽身,而且还如此胆大,背后应该是和荷兰人与西班牙人有联系……

唉,为今之计,也只能先尽量渡过难关,等再过两月,夏粮征收,自然就不怕了。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