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凤入侯门 > 第142章 祭坛

第142章 祭坛(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武灵帝的这段故事,虽未记入正史,但还是记录在了专门记载皇家轶事的书册中。萧婧虽然对史书几乎一无所知,但在上次水患时,为了搜集资料,倒是碰巧读到过。并且这件事委实算得上是稀奇,所以至今仍记得。

武灵帝此人在位三十余年,虽然无甚建树,但经历却十分离奇,至少在萧婧看来是这样。比如他初登基时,国库几乎一无所有,但他行过封禅大典后回京不久,便声称有神人入梦指点,说是御花园中埋有财宝。

果然,凭借这笔意外之财,姚河水患得以平息。其后又十年,武灵帝再度封禅,回京后便大肆兴建宫殿,并为其宠妃建造了温泉行宫。

就在武灵帝晚年,他最后一次前往瑁山封禅,这次回京后,他竟异想天开,想要迁都。幸而在这之后不久他就一命呜呼了,继任的储君算是个英主,并没有继续迁都一事。

纵观武灵帝一生,除了水患赈灾有功外,其他举动都难免奢靡了些。

当他们终于抵达山顶时,夜幕已降。高处不胜寒,当萧婧终于被从竹椅上解下时,身子早已被冻僵。寒意早已扎在心底生了根,自骨子里透出冷来。

山巅之上是人工开凿出的一片平地,不知耗费了多少代的人力,才在这里建起了祭坛。祭坛周围矗立着八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以阳刻手法刻着蟠龙花纹,刀工细致到每一片鳞片都清晰可见。

立于场地中央的祭台却恰好相反,纯以阴刻手法在纯黑色的基底上雕出花纹,乍看去并不显眼。祭台上摆放着三足青铜方鼎,鼎身也同样由阴刻手法雕琢出纹路,大约是因为历经沧桑的缘故,鼎上的花纹已经有些模糊了,看不出究竟是铭文还图案。

山顶上除了这些之外,就再没有其他建筑了。因为帝王祭天要选取山峰最高处,所以用以休憩的驿馆都建在高度在祭坛一下的其他峰顶上,本来萧驰来瑁山这件事就有些匪夷所思,而直奔着祭坛而来,就更让人琢磨不透了。

然而萧驰却迎着祭台走过去,最终伫足在方鼎前,俯身轻轻抚摸着鼎身的纹路,满目憧憬。萧婧也学着他的样子摸了一下鼎身,本以为方鼎应该是冰寒刺骨的,谁知已经冻得麻木的手掌放在上面,竟然触手生温。

萧驰将史册上的文字诵读一遍后,看向萧婧道:“他是本朝唯一一个三次封禅的帝王,以你的聪明,就算父皇不曾与你提及过,也该看出蹊跷来了吧?”

他又补充道:“原本不名一文的国库,竟然能供他这般挥霍,鬼神之说,恐怕令人难以信服吧。”

联想到之前他所说的宝库,萧婧猛然明白了:“宝库!你的意思是,所谓神人入梦指点财宝全是无稽之谈,真正让国库一夜之间充盈的真正原因是封禅大典,那么……”

萧驰注意到她的惊讶,淡淡道:“怎么,父皇在生时没有和你说起过这个……还是,你又要装作忘记了?”

听出了他口气中的怀疑,萧婧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冷冷回应道:“如你所愿,自从大婚前夜出了事之后,前尘往事我一概忘得干净,最近是托赖了你才想起一些。”

萧驰恍若未闻,径自抛出了第二个问题:“关于封禅,你都知道多少?”

见她不语,他挥手将其他侍卫都打发下去,命他们在半山腰等着,只留下心腹杨荀和一个普通士兵。

“彤安元年,武灵帝初登大宝,姚河水患祸及六郡,众臣上书要求开国库赈灾,无奈国库空虚。帝数日未眠,往瑁山行封禅大典,一为拜祭天地诸神,二为社稷祈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