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清朝出阁记 > 171 婆媳

171 婆媳(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两个女儿也很乖巧懂事。安姌不必说,自小颇得太后的缘,如今更是长居宁寿宫,陪她老人家起居、礼佛,皇上虽然还没下明旨,可提及安姌的婚事时,都笑说着绝不会将她远嫁。那就够了。清朝的皇家格格。鲜少能避去远嫁蕃外和亲的命运,若是能将安姌留在京城出嫁,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至于小女儿安嬛。因性子内向沉闷,没安姌的邀请,几乎足不出户,只有胤禛媳妇来了,还能说笑几句,并和胤禛媳妇探讨一番绣工、缝技。

缘分的东西,有时真的很奇妙。

德妃感慨地叹道。也许在见面之前,听了太多有关乌喇那拉家嫡格格的能干之事,再加上胤禛为了求娶这门亲事,竟然跪求旨意,且立下不纳妾室之誓言,委实让她这个做婆婆的,心生闷气。

皇家的儿子,怎能为一介区区女子抛下皇子阿哥的尊严,这些事,传至她耳里时,她着着实实憋闷了好两天。

“你也知道这是后宫了……额娘再熟稔这些门门道道,也不至于拿来用到你身上啊……”槿玺笑牵着他的手,边说边往回走:“早上的事,也该怪我思虑不周。初时想着去看宜妃娘娘,也没同额娘聊上几句就出来了。没想到宜妃会被皇阿玛叫走……否则,我想早点脱身出来等你怕是也很难呢。”

宜妃见着她,甚至比敏容还来的亲热,拉着她的手就没松开过。哪会轻易放她出来啊。

胤禛虽然对德妃这般没脑子的做法心生不爽,不过见槿玺这个做媳妇的没放在心上,他做人儿子的,倒也不好继续抓着这个话题不放了,也就无奈地笑笑,命隐在暗处的祈一去通知候在宫外的苏培盛,让他回府将皇子蟒袍去取来。就和槿玺一道往永和宫方向走去。

“咦?人还在呢?”两人走回八角亭附近时,发现那个小太监还站在原地兜着圈子不知所措,槿玺讶然地和胤禛对视一眼,随即说道:“贝勒爷已着人回去取袍子了,咱们这就去德妃娘娘处吧。免得她久等。”

“嗻!”小太监闻言,立即躬身应答,随后疾步退至胤禛两人身后数步外,心下是满满的庆幸和感激。幸好自己没赶着回去通报,幸好四贝勒和四福晋又回来了……要不然,还真不知该如何向主子交待呢。

不仅气儿子的果断决绝,也气自己的无能柔弱。竟然说服不了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娶一门能庇佑他发达壮大的妻族……

试想如今几个成年阿哥,太子、大阿哥、三阿哥,娶妻也好,纳妾也罢,哪个不是先考虑妻族家世的,其次才是其他……可胤禛倒好……

不过,如今看着那费扬古倒也能干,从二品统领官爵,级级高升,仅三四年光景,就升至了一品领侍卫内大臣,倒也没拖她家胤禛的后腿。这才渐渐搁下对槿玺的偏见。加上自己两个女儿时不时在她跟前赞四嫂的好,初时还会心生嫉妒,时间久了,竟也渐渐习惯了,倘若哪天她们不说槿玺的好了,反而觉得别扭吧。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啊……

“额娘,四哥、四嫂还没到吗?”思忖间,九格格安姌掀起门帘爽朗地说着走了进来。

永和宫里,德妃特地嘱咐下人们将午膳设在永和宫新辟的暖阁里。

这暖阁还是上个月末,康熙命工匠前来改造的,说是将炭条子埋在地下挖的火炕里烧。不仅可以安全地取暖,室内的热量也很均衡。

这个恩典。也就太后、温僖贵妃和德、宜、荣、惠这四宫主妃享有,其他后宫嫔妃、小主们,平素再受皇上隆宠眷顾,也依然只能起起火盆子。

为此,德妃还是很欣慰的。她为皇上诞下三子三女,虽然祚儿和七女早殇,日后也难再有机会能继续为皇上孕育皇家子嗣,可现有的四个孩子都很聪明健康,特别是大儿子胤禛。年纪轻轻就荣登贝勒之爵,实感宽慰。

小儿子胤祯虽然还年幼。可从他的脾性也已能隐隐瞧出将来,绝不会是个懦弱无能之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