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宋商途 > 第八章 苏州

第八章 苏州(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等大事掌柜的是做不了主的。与其与他们磨牙不如等明日当年与东家说明。成与不成一言可决。

出了纸坊,当下父子二人便找了家客栈安顿下来。虽说时间紧迫,但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崔天赐也想趁此机会了解下这些纸坊业主的背后实力。毕竟这次崔天赐想找来的是对抗书芳斋的。不止要有钱还要有势才好。

看到苏州这边纸坊如此发达,崔琰父子心思稍稍放下一些。客栈里放下行李,驴子喂好草料,便出来逛逛苏州城,顺便打探消息。

天已近黄昏,落日的余辉下苏州城却更显得繁忙。城南有一府学,乃是当年范公范仲淹所创立,到了如今府学规模更为壮大,学子不下千人,父子二人信步来到府学门前。

府学门前自然不乏售卖文房四宝的店铺。这些店铺都是零售性质,所需纸张都是从纸坊那里批发而来。这里也是打探纸坊业主背景的最好所在。

两匹驴子拉车皮鞭打起,速度还是不慢,终于在第六天的时候到了苏州城。

苏州城规模比杭州略小,经济发展却不逊色与杭州,此时民间已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其富裕可想而知。

苏州也是内外城结构,内城是府衙办公的场所,外城为居住商贾之所。外城多有专业巷坊,如“醋巷”,“石匠巷”“乐鼓巷”,“金银巷”,“弓矢巷”。都是前市后坊的模式。

坊市虽然热闹,崔琰父子却没有心情去闲逛。找人打听了一下,原来苏州城居然有专门的纸坊。纸坊不但卖纸,还有文房四宝,各类书籍,比起杭州还要发达。

崔琰父子自然

“掌柜的,这苏州的纸坊是不是数文庆斋规模最大?”崔琰和掌柜聊熟后便问道。文庆斋是他们在纸坊里看到门面最大的一家。

大喜,不怕它发达,只怕它不发达。打听好了地方,父子二人赶忙赶去。

不同于其他坊市是在外城,纸坊是在内城,紧挨它的便是府衙。想来这府衙便是它的大客户。

纸坊内有数十家业主,规模大小不一。崔琰带来了一些样品,检那些规模大些的商铺,拿给掌柜的看。

崔家独门秘方做出的纸优势还是很明显的。都是内行人,很多纸坊本身也有自己的生产作坊。一看这纸张,光洁度,手感,都是上乘,用笔蘸墨一写,比市面上的纸张感觉好很多。

对纸张有意向购买的有十家之多。崔天赐跟父亲商量,这十家都留了样纸,明确说明,不光是纸张可以卖,制作纸张的秘方也可以卖,明日要和东家面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