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宋神探 > 第5章 公主托付缉查之任

第5章 公主托付缉查之任(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胖太监引宋慈曲折回到金玉桥下,对那姑娘唱道:“姑娘换轿,引诸葛大夫进内宫。”

姑娘和宋慈分坐了两顶黄绫紫盖的轻便小轿,抬过了凿龙雕凤,嵌以金饰的金玉桥,向绿波尽头的一幢玲珑别致的宫殿而去。

宫殿前早有宫娥侍婢执灯候等,姑娘卷起轿帘指挥小轿拐入翠篁丛中一扇角门。角门内两行纱灯排列,照耀如白日一般,八名宫娥拱立而待。

姑娘引宋慈下得轿来,穿廊过轩,转弯抹角,急步径向内厅而去。不一刻来到一间陈设古雅,香气浓烈的卧房。卧房后壁垂下一绛色帐帏遮了牙床,旁床前沿安放着一只瓷鼓,权作坐凳。

“母亲,诸葛大夫到了。”姑娘指示宋慈在牙床前的瓷鼓坐下。

应太监身躯微伛,穿一件光闪闪的软黄缎宫袍,朝珠镂金冠下副干瘦蜡黄的脸皮,银白的胡须稀疏不齐。虽是迟暮之年、龙钟之态,却仍有一种咄咄逼人的威势和尊严,令人凛然生敬。

“宫中已有四名御医,王嬷嬷为何还特意远道迎请你进宫?”应太监问话了。

宋慈惴惴然答曰:“论医道精深,自然是小巫见大巫了,小医哪敢超越?想来必是郭二爷的推荐,王嬷嬷才这般抬举小医。当年李三爷犯哮喘,吃了小医一帖药,便见痊愈。如今听说王嬷嬷也犯的是哮喘,已吃了几味药,尚未奏效。”

“嗯,嗯,原是李三爷的举荐。如此说来,诸葛大夫葫芦里的药必有什么异妙之处了。”应太监闭着眼睛说话。

“小医的丸散也无非是半夏、远志、麻黄、川贝之类常见的药,只是配方得法,先后缓急合宜而已。“

帐帏微微一掀动,伸出一条圆润的手腕,腕上戴着一只纯白玉手镯。宋慈刚待要伸两个手指去切脉,只见那手腕缩了回去,按了按牙床壁的一个机关,床壁的镜架顿时移动起来,床后露出一扇暗门。

“快快进去!”一个老妇人的声音。

宋慈惊愕万分,不及思索,急忙钻入暗门。背后忽听得“啪”的一声,暗门关合。眼前慢慢闪出一线灯光,十来步外便是一金碧辉煌的殿堂。殿堂中,一个美貌绝伦的少女正坐着阅读一册书,端庄华贵,光艳照人。

宋慈心想,那女子必是三公主了,忙上前一步跪下连连叩头,不敢仰视。

“宋慈平身。此时此地,情势危急,谨免了一应礼节。今日召你来,但有一事相求。此事我身家性命所系,望宋卿救我于水火之中。”

应太监咯咯笑了:“戏法人人会变,只是巧妙不同。诸葛大夫高见,高见。可千万不要弄巧成拙呵,进来这金玉桥不易,出去金玉桥恐怕尤难。诸葛大夫人中俊杰,好自为之,不必我再琐细嘱咐了。“

宋慈口中唯唯,心内更觉诧异。这应太监虽闭着眼睛,却似是洞烛幽明,总揽大局,好不自在。

应太监张开眼睛,和颜悦色望了一望宋慈,拍了拍椅背。胖大监应声而入。

“送诸葛大夫过金玉桥与王嬷嬷治病。拶又回头笑着对宋慈道:“但愿王嬷嬷也一帖药便手到病除,诸葛大夫也省得再第二回来这里。”说罢连连拂袖。

宋慈赶忙谢恩,站起,应太监已靠在椅背上闭起了眼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