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覆明 > 第204章 弹道导弹登场

第204章 弹道导弹登场(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虽然泰梅尔沙俄和欧洲大军司令部也尝试了很多的努力,譬如启动叶尼塞河运输通道,可是得到的效果却是真实的不好,因为沙俄和中华大陆的边界战争已经打响,前方需求的弹药也是海量,而泰梅尔又不是主要战区,自然被分配到的配额也就是少的可怜。

显然这就是现实,泰梅尔战区的沙俄和欧洲联军指挥官为了保护住最后的幸存希望,只得放弃了主动进攻的想法,完全的龟缩在城池内。

十天之后,华裔大军全面兵临城下,整整十万人,重型坦克自远处山坡上黑压压一片往下冲,还有遮天盖地的数百架飞艇在远处天边若隐若现,完全就是一片末日的景象,诺里尔斯克小城内部驻守的十万军民无一不是一副大难临头的恢败。

不过让人奇怪的是,华人明明在上午就已经做好的进攻前的炮火准备,且后续大军也完成了对小城四周据点的拔除消灭工作,可以说整个小城已经是瓮中之鳖,任由华人予取予求,但华人一直都并未发动任何攻击,时间一拖再拖,整整一个白天,小城内的沙俄和欧洲人,无论军士还是百姓都在惶恐与绝望中度过。

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则是等待死亡的那个漫长过程。

对于俘虏,一开始在这个蛮荒的时代,交战双方是不会接受俘虏的,毕竟他们也是一张张嘴,除了在生病的时候要消耗大量宝贵的药品之外,每天还要吞噬掉海量的粮食,显然在那个运输算不上发达的年代,俘虏的下场其实与死亡无异。

不过很显然这一次的沙俄欧洲大军俘虏,他们的运气不错,至少于雷接到的命令就是不要活埋枪杀他们,因为后续移民部队即将登陆,原先计划至少有不下十万人要在泰梅尔半岛登陆,但终究计划赶不上变化,一来第一纵队损失惨重,急需有生力量的补充,第二第二纵队打了一个漂亮的攻坚战,指挥部多数参谋的意思都是要将泰梅尔当做跳板,攻击敌对西伯利亚军团的大后方,虽然看起来有些荒谬,毕竟从泰梅尔距离西伯利亚前线至少两千公里,仅部队机动过去就需要七八天,还要建立后防线,所以对于一场小规模战斗来说,只怕黄花菜都凉了。

但不要忘了,此时的整场战线都是一个笑话看,沙俄人作为本土作战,也避免不了后防线补给太过困难的局面,毕竟沙俄地域太过广阔,他们也是颇多无奈,于是乎这个让人看起来匪夷所思的作战计划还真就被众人一致推崇了。

具体内容很简单,尚军后续驰援的五六十万大军,第三第四纵队因为所处环境相对安逸,所以分配数额比较少,而第五纵队则完全不参与分配,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第一和第二纵队,虽然第二纵队是在第一纵队遭袭后才派出的援军,不过也是因为已经在敌后打开了口子,于是乎有了特殊的优待选择权。

第三和第四纵队各补充五万新兵,第二和第一纵队各得到二十万兵源,且随着大军一同到来的就是第一批移民,还有农场,矿场,武器装备的流水线作业工厂,于是乎,为什么留着那么多的俘虏,也就是有了合理的去处,无论是繁重的矿场采矿还是工厂流水线作业,他们都是免费的劳力,不可或缺。

当然也是为了迎接即将到达的第一批十万移民,于雷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最主要的就是彻底扫荡周边的沙俄欧洲驻兵点危险,为后续到来的华裔移民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于是乎诺里尔斯克就成了必须拿下的存在,也是泰梅尔战区唯一的拦路石,因为这个城池是整片方圆百万公里最大的城池,也是唯一的战略粮草弹药中转站,沙俄人在此经营多年,此处土地相对肥沃平整,适宜大面积种植,且周边还有大量的矿产,譬如煤矿铁矿铜矿等等,商业价值极高。

很快于雷在与京城的北上大军司令总部确认联系之后,开始组织大军对诺里尔斯克小城发动最后的猛攻。

自从上一次从战场全面败北之后,沙俄和欧洲人已经完全丧失了锐气,手中精锐士兵死伤大半,存活的多是在后方执勤的民兵,战力有限,且最为主要的还是军事物资,尤其是武器弹药极为匮乏,莫说入侵华裔他们的后勤补给线困难,自己身后就算背靠沙俄本土,又能如何?一应粮草物资不还的靠牛拉人担?要知道沙俄虽然也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可是最先受益是军工产业,他们的民族资本产业别说相对于华裔,就是跟周边邻居欧洲相比也是天壤之别,完全不是一回事。

在华裔社会已经进入机械化运输时代,沙俄除了军工勉强跟上以外,民用产业还真是差的一塌糊涂,平时看不出来,但是此时正是战时,此处的短板瞬间显现,后勤补给还真是让人头痛不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