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覆明 > 第153章 第一枪

第153章 第一枪(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西近大战,第一场战役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悄然发生,七百多艘欧洲战舰快速在罗马政权下属的西西里岛集结,分散三路朝着地中海东岸华人的几个造船厂军事港口扑杀而去。

于此同时五十万奥斯曼和沙俄联军在欧洲人钱粮全面支持下,快速突入,朝着对面南洋联军阵地猛攻而去。

雷达的研制成功,让所有冷兵器时代的突袭成为了笑话,其实早在西西里岛庞大舰队出发的档口,谍报部门,塞浦路斯岛上的雷达监听站还有游弋在地中海之上的巡逻舰队,都在第一时间传回了消息,戚继伟第一时间召开作战会议,将中东被偷袭的消息传回华人各地占领区,又一次钓鱼执法成功,占领了舆论高低,让所有爱好和平的人,此时都冲动之下愿意举起屠刀,朝着入侵者的头颅砍去。

北美移民只不过是夏青石发动西进战略的一个补充,欧洲人沙俄人还有奥斯曼人,欲盖弥彰,暗度陈仓想在美洲另立王国,给自己反华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算是留了一手战略反击的地盘。

打下整个欧洲,吞掉沙俄奥斯曼何其困难,或者说没有大陆亿万同胞的支持,就靠夏青石这点兵力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一旦消耗的时间太长,等敌人将美洲发展起来了,或许就是华人的噩梦了。

所以就有了美洲开拓这个概念,釜底抽薪就是说的这种情况,有移民美洲的百万民众,还有十万大军,欧洲沙俄和奥斯曼人想在美洲安心搞工业革命,根本就是痴人说梦,一旦那边工业革命受挫,本土战场再失利,他们将永远都失去崛起的机会,只能时刻生活在华人划定的规则之下。

没有制衡的世界,一超独大,夏青石是军人,一个优秀的军人,在现代是,在这个时代更是,他不会犯历史上任何一个强权政治所犯过的错误,不会给任何一个民族足以挑战华裔的机会,异地调兵,世袭罔替,不断西近这些都是在不断保存自己实力的同时,凶狠的打击潜在对手,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逃脱华裔的命运安排。

因为此时的华裔完全没有战略制衡,而且日后也绝对不会有,拿下欧洲后,夏青石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完善整个世界的情报网,其他的国家民族要想获得和平,第一件事情就是完全的抛弃重武器,大杀器的兵工研制,否则就像现代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一样,其他小国但凡敢涉猎核武器,自然会遭到一致的炮轰打击,夏青石有足够的自信,也有足够的耐心和冷静。

华裔虽然人数还算少数,但其他竞争民族也经不起如此高强度的消耗吧,一个在飞速膨胀,一个在飞速消耗衰减,一旦华人人口将来配重比占到全世界三分之一的时候,那时候就是真正的世界民族大融合,大团结,世界大同,只有中华民族,或许到那个时候,人类的价值观人生观,文化才会彻底统一,而夏青石此是做的就是用力煽动自己的鲲鹏翅,将历史的洪流用现代科技战无不胜的力量实现惊天大逆转,在自己有生之年,帮助华人统领这个世界,为后来者推行大同世界的政策铺平最为坚实的道路。

世袭罔替的前提就是承认所有占领区人口都是华人的,另外官方语言也都是汉语,推行汉族文化,这一招原本就是在为世界大同做准备,军人都是好战的,军人就是为国家服务的杀人机器,也是因为职业的特殊性,军人本身就极具侵略性排他性,所以从世袭罔替就能看出夏青石的狠戾和嗜血,虽然现在绝大部分占领区对于华裔文化的推崇仅仅只是流于表面,但这些问题随着后续跟进的资本入侵不断扩张,工厂里面的老板都是华裔,只招收会汉语的工人,你学还是不学?大学教授都是汉族,你不学汉语就看不懂汉字书,听不懂汉语课,只能永久的落后贫穷,一代代渗透融合下来,世界早晚有一天全是汉语汉文化的天下。

加上从加里曼丹陆续输送的二十万本部华裔大军,百万南洋联军,以及此时在中东现有的军队,戚继伟手上已经有了一支不下与二百万的军士力量,甚至如果有需要还能无限扩张,而且也是因为世袭罔替的缘故,但凡南洋联军开拓占领的土地,都是西进大军的粮仓和战略物资提供中心和储备中心,再加上华裔领先世界无数个档次的发达航运力量,可以说此时的大规模战争,后勤保障根本不需要担忧,甚至胡泉还动员了十几个公家银行和几十个私人银行,为西进大战贷款筹集了二十亿两军费,虽然说这点钱还不够两百万人半年的消耗,半年之内西近大战肯定结束不了,但是此时华人已经将资本运作发挥到了极致,仅战争动员后勤保障就已经远非对手可比,而且是全民公私都参与,整个华人界的热情都极为高涨,相对来说,欧洲人此时还是皇权社会,真正的有多少百姓愿意当炮灰,可就难说了。

前线的战报如雪花一般不停的飘落欧洲沙俄奥斯曼高层的案桌,显然拖得时间越久,华裔准备的越充分,短短半年,华裔本部军队就达到了四五十万,仅各类装甲车坦克就达到了万余辆,还有数以百计的飞艇空天部队,舰队也扩充到了一百五十艘,若是再加上非洲开拓团的一百余艘,一旦合围,整个地中海绝对没有欧洲人的位置了。

虽然此时欧洲人更需要和平的时间,来快速发展美洲的工业革命,在资本运作下,第一代工业产品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汽车飞艇都已经研制成功,开始大面积生产,要是再晚几年,或许战争的走向还真的不好说,只是华人会给他们这个机会吗?二百万大军就已经说明了问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