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 第六百四十四章 十万大军入川边(十)

第六百四十四章 十万大军入川边(十)(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1913年的元旦来了,但镇边军丝毫没有感觉到什么特别之处,他们顶着严寒向川边继续前行。在春节前三天,镇边军终于过了重庆来到了宜宾,而宜宾正是进入川边特别区的最前站。

前锋部队第九师师长李士锐对宜宾的川军士兵提出聘请一些熟悉川边的人做向导,没想到报名者非常多,他们表示自己愿意参加国防军。川军之所以这么踊跃积极,是因为袁世凯只给川军一个国防军陆军师的编制。

川省督军胡景伊与王永安在重庆的时候分开了,胡景伊回到成都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宣布川军整编为国防军第十七陆军师,因而未来的川军裁军名额非常多。四川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地方,很多底层士兵即便放下枪也没有土地耕种,所以他们希望能够进入待遇非常好的镇边军中来谋生。

李士锐到底还是没有完全昏了头,发电给王永安询问是否可以招募熟悉川边地形的川军加入镇边军,以避免镇边军进入川边之后迷路。

王永安很快做出回复,允许招募川军加入镇边军,但是他提出三条要求:

第一、招募川籍士兵必须无不良嗜好(吸食鸦片),身体强壮,熟悉川边地形与方言。

第二、每班组招募一名川籍士兵,不得设立单独川籍士兵班组。

第三、募集川籍士兵需要得到川军部队的同意,不得收留逃兵。

虽然王永安考虑的并不周全,但是他最大地做到了照顾川军的颜面,李士锐虽然觉得麻烦,但总归是听话的。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川军士兵还没有抗日战争时期的“双枪兵”的威名(一手长枪,一手抽鸦片的烟枪),毕竟双枪兵的出现是因为二十年的川省内战导致川省经济严重倒退,各军阀用鸦片当做军饷发给士兵,使得很多川军士兵们成了人们眼中的双枪兵,并被很多人看不起。抗日战争前,川军双枪兵名声实在太差,导致川军出省抗日屡屡遭到嫌弃,无人愿意接收川军部队增援,生怕他们吸大烟的陋习影响自己的军队。不过现在川省虽然依旧军阀林立,却因为中央政府强势,小军阀们只会勾心斗角,还没有发生川省内战,所以川军士兵极少抽鸦片,李士锐募兵工作非常顺利。

只招募了一千二百人,每个班组的人数增加到了14人的满编状态。考虑到兄弟部队的关系,李士锐又继续招募了两千两百人,为第八师和第十师做好了增兵准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