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 第六百一十三章 唯恐天下不乱

第六百一十三章 唯恐天下不乱(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经过三天的艰苦追查,内务总长赵秉均终于找到了一些线索,这伙儿刺客是从奉天和热河来的,一共有四个绺子的精兵强将,总计四十三人,他们手中的武器都是自己携带,因此不能辨别出顾主。而刺客们在刺杀王永安之后,立即选择回到关外,袁世凯勒令奉天将军张作霖全力追捕刺客,并缉拿凶手。但是对于幕后黑手,赵秉均等北洋警察系统暂时还找不到,甚至此时有人在报纸上刊登幕后黑手是专门给袁世凯干脏活的赵秉均,这让赵秉均气得差点吐血。

袁世凯自然不会相信赵秉均干了这件事,他知道赵秉均不傻,刺杀王永安会给袁世凯和民国政府造成多大的危害,但他对赵秉均不禁自己允许私自下令警察进入外国租界逮捕报社记者,从而引发英法大使抗议的行为感到非常不满。

当然,唯恐不乱的不只是小报纸和革命党的报社,第三天,日本人承办的《亚细亚日报》上连篇累牍地报道:如果“江北四镇”造反,北洋军将如何对待,兵力该如何布防,真实模拟战场给北洋军出谋划策该如何消灭江北四镇。

一时之间,不少人真的认为“江北四镇”会谋反,甚至不少北洋军军官都纷纷建议早早应对,而与此同时,江北四个国防军陆军师的长官们也立即前往徐州开会,商讨如何应对此时的变局,他们也担心北洋军会对自己下手,并定下计策,如果“江北四镇”有任何损失,则联手北伐,并推荐王永安的兄弟李耀担任讨伐军的临时司令。

李耀显然知道自己能力平平,四个师长推荐自己并不是因为自己能够服众,而是因为自己资格足够老,人缘比较好,为人有自知之明,因此李耀也当仁不让的接过了任务。

袁世凯原本的工作重点是把总统府搬到中南海,可是却因为王永安遇刺一事被耽误了下来,值此寒冬之际,比天气更冷的是国内的紧张气氛。

而私下里,袁世凯也立即召集军官,商讨接下来的变化,尽管他暂时安抚了“江北四镇”,可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变卦,会不会突然选择北伐。

由于是秘密会议,因此选择了凌晨十分,京师戒严并不只是因为王永安遇刺,更因为袁世凯为了控制京师,免得有心人利用这个会议散布谣言。

徐世昌、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曹锟、段芝贵、曲同丰、靳云鹏、李纯、王占元、王承斌、田中玉、陈宦、徐树铮、黄波、吴佩孚、袁乃宽、阎相文、王怀庆、王廷桢、蔡成勋等大校将领和相关人士抵达总统府后,陆续来到了会议室。会议室周围用黑色的窗帘拉紧,从外面看不进来,侍卫官袁家树奉命二十米内不得有人靠近会议室。

袁世凯在杨度、刘师培、李燮和与何解四人的陪同之下走进了会议室,其中何解因为劝降了王永安降袁而获得重用,但是因为其资历尚浅只能排在幕僚官的最后一位,但也成功地替代了幕僚官胡瑛的地位。(主要原因是胡瑛是同盟会成员转投袁世凯幕下,袁世凯并不对他十分信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