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 第二百一十八章 王永安的航运集团

第二百一十八章 王永安的航运集团(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德国宰相俾斯麦麦通过铁血政策奠定了欧洲大6绝对霸主的地位,但是在俾斯麦去世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认为俾斯麦拉拢英国的政策与德意志帝国在世界的地位不相符,所以威廉二世开始了不断的对外扩张并挑战英国世界霸主的行动,其中德国干涉英国在南非的布尔战争,导致英国损失惨重。而英法两国在庚子事变之中暗中帮助大清国,掣肘德国人,最终迫使德国远征中国占领山東半岛的计划缩减为仅仅占领胶州湾。

欧洲列强英国和德国彼此相互敌视对峙,让全世界松了口气,更是给了大清国喘息之机,如今对中国威胁最大的反而是沙皇俄国,可沙皇俄国是所有帝国之中经济能力最差的国家,根本无法抑制大清国经济的展。王永安决定趁着清末民初黄金大展之际,在航运上狠狠地赚上一笔,尤其是四年之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航运将迎来二十世纪初的第一次黄金时代,王永安,绝不会错过这个展时期。

手机用户请浏览 <a href="http://m.bqg8.cc" target="_blank">http://m.bqg8.cc</a>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陈述京师汪黄二人义举之后,张謇不禁感慨道:“若是大清国多几个汪兆铭一样的男子,何愁国不兴盛,何愁国不奋起?”

王永泰也忍不住赞道:“好汉子,当真是一个好汉子,若是他有朝一日经过扬州,我定要请他喝酒。”

王永安却心中复杂百味,这汪兆铭便是汪精卫,后世著名的大汉奸,为了个人权利最终投奔了日本人,建立了汪伪政权,此君比吴三桂还要称得上是汉奸,毕竟吴三桂已经很久远了,可这汪兆铭却与人们生活接近。不过此时的汪兆铭还不是那个为了一己之私而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的卖国贼,如今的他因为刺杀载沣一事,名震天下,再加上他的照片被印在报纸上,为天下百姓看到,成为不少少女心目中的梦中情人。

“他娘的,我爸说的太对了,小白脸没有一个好东西,所以我们老王家人都是好人。”王永安心中愤愤不平地想着。

王氏兄弟与张謇的双方私人关系在这几天之间急升温,毕竟清代同乡之情远比百年之后同学之情还要深,在这个资讯并不达的年代,如果同乡之间相互欺骗,则将置自己的宗族于不仁不义的地步。反观在五四之后的百年中国展史中,宗族概念渐渐被淡化,甚至在闽省的某些村落乡绅,诈骗致富成为了宗族性质的活动,彼此攀比的不是仁义礼智信和书香门第、将门虎子之成就,只比钱,只比高楼大厦,只比豪车,这成了后世中国人的追求,将祖宗的礼义廉耻丢弃干净。

几天之后,双方关于航运的洽谈也由双方下属正式谈成,扬华航运公司与南通航运公司合并为中华航运集团,原扬华航运公司占51%股份,原南通航运公司占49%股份。由于扬华航运公司有十三名股东,其中奚务生下野,王德岳阵亡,两人股份由王永安出钱买断,并将钱财交给对方或家人,原本王永泰占3o%,王永安占1o%,在王永安买断奚王二人股份后,王永安的股份达到21%。不过在扬华与南通航运合并之后,曾经全资的南通航运东家张謇,持有中华航运集团股份达到49%,王永泰占股份14.7%,王永安占1o.3%。

其后扬华航运公司内部股东对成立中华航运集团并非完全支持,其中罗银贤和冯衡就表示自己不擅长经营,也不擅长经济,希望能够出售股份,王永安再次购得二人股份,并导致其所持有的股份达到16.1%,成为即张謇之后的第二大股东。

随后王永安提出行股票,张謇却提出反对,认为今年六月份开始的股灾导致上嗨经济几乎崩溃,江南地区金融业遭受重创,此时不宜行新股,同时中华航运集团刚刚成立,根基未稳,毫无业绩,且双方公司员工彼此陌生,还没有完全融合完毕,应当以三年作为展期,三年之后再进行上市。

这个年代没有什么融资上市,也没有严格的上市审查,否则也不会生外国人借着橡胶的幌子来中国开设橡胶公司上市赚钱了,所以中华航运集团大可以立即上市。可张謇毕竟老成持重,王永泰作为第二大股东虽然支持弟弟,却被张謇说动,反而劝说王永安不要太过大胆。

最终王永安被说服了,但是他提出,公司应该立即展,此时正是中国经济起步阶段,日本由于日俄战争持续经济低迷,而美国由于国内经济展迅,将注意力全部放在本国内,欧洲则出现了紧张的局势,由于德国飞展,导致与德国有宿敌的法国人高度紧张,法国将注意力放在了防备德国身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