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我是护宗神兽 > 第147章 中元节

第147章 中元节(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也有的地方会做一些菜饼子或是小点心用于祭拜,寓意也是想让那些受苦了的亡魂在下面过得好些。

古人还会送花,鸡冠花供祖。

供祖瓶插鸡冠花,在宋代已风行。当时中元节前,沿街就有叫卖鸡冠花的,也称“洗手花”,是七月半的抢手货。袁聚《枫窗小牍》:“鸡冠花,汴中谓之洗手花,中元节前儿童唱卖,以供祖先。”

还有民间会做面塑,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要捏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

闽南地区也有官方组织的大型活动,抢孤。将供品或旗子放置高柱上,将柱子涂满油脂,令众人同爬其柱,先得旗、物者胜。不但能取得奖品,且代表自己会得到神鬼的祝福。

斋田头就很多人不知道了,据《清嘉录》记载,苏州农家在中元节的时候会祭祀田神:准备粉团、鸡泰、瓜蔬等,在田间的十字路口拜两次,然后向田神祷告,叫做“斋田头”。

这一习俗与古人注重孝道的理念有关:农历七月恰逢小秋作物丰收,以孝为先的国人会向祖宗报告当年收成情况,并请祖宗品尝新收的粮食。

祈丰收家家户户在自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插得越多越好,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民间还盛行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丰收。

还有放天灯、放河灯活动。其中放天灯也有两个说法,其一是把自己家霉运带走,越远越好。其二是,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能进入极乐世界,放天灯是为飞升极乐世界的先人们照亮升天的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于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介绍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这个节日不是那么枯燥乏味,也表明了方小果为啥要将这些早早普及开来。

最简单的目的就是不会无聊,复杂点的目的就是需要经济发展。

“宣微、晓月。带上天天和碗碗,后宫都放假了咱们也出去转转。”

没了那些崽崽们就要给自己找点别的事来做,可动物园有点不淡定了。

凭啥叫我们待在宫里?其实我们也是人畜无害的好吧!

中元节是鬼节,鬼水为阴,人们在水里放灯为亡魂引路。若河灯沉没代表一个游魂已投胎转世,如果灯飘得很远或靠岸,则代表亡魂到了彼岸极乐世界。

实际上,古人会趁这个日子尽兴游玩。940年前的中元节第二天,苏轼就和好友夜里泛舟赤壁、把酒言欢,留下了经典的《赤壁赋》名篇。

还有一些南方靠水地区会放游水鸭子,人们认为亡灵可以站在鸭子上,通过鸭子的运载在阳间和阴间自由穿梭。

南方地区还有“烧包”的习俗,一般是先祭祖,然后是给孤魂野鬼烧衣物。祭祖的酒菜是必须要放在扁平管箕内,意为野鬼不得抢夺。

而北方也有同样的烧街衣,人们会于入黑后,带备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