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轩辕新明录 > 第三十八章 去杭州找老姜

第三十八章 去杭州找老姜(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呵呵,毛先生就不要再夸那个小子了。”郑经说着,又喝了一口茶,说道,“信上说,耿精忠早晚会对我们不利,所以要加强金厦的防务。”

“王爷,二爷已经在金厦驻守,据宣毅前镇江胜来报,福建各地又有几千人前来投效,两岛目前军力充裕,不必担心。”陈永华粗略地把信看了一遍,又对郑经说道。

郑经却摇了摇头,说道:“二弟这个人,没有多少打仗的天赋,让他去厦门,无非是提振士气,收拢人心,防务还是要靠绳武多留意。而且金厦二岛地面狭窄,也不是兵力越多越好的,人太多了,粮食不好供应。”

“王爷,此事您不必太担心,东宁粮草储备还有不少。”陈永华说着,转头又问陈梦纬,“梦纬,你说还有礼单要献给王爷的呢。”

“哦,是是。”陈梦纬赶紧将礼单从怀里掏了出来,递给郑经。

第二天早餐过后,毛渊明就带着吴千帆和郭炎前往王府晋见郑经。

郑经看上去气色不错,坐在了一张特制的椅子上。椅子是郑经重伤之后,金和光专门为他设计打造的,椅背可以调整角度,椅面上铺着塞了棉絮的锦缎被套,还有一个专门搁脚的架子,可以比较舒适地放上受伤残疾的右腿。

陈永华和陈梦纬父子坐在了郑经的一侧,毛渊明等三人坐在了另一侧。王守礼带着非常和善的笑容,亲自给众人上茶。比起两年多之前,王守礼苍老了许多,头发由花白变成了近乎全白。作为看着郑经从小长大的资深太监,王守礼过去一年多的日子尤其辛苦,王爷一夜之间成了残疾,外事又帮不上忙,任谁也会感到艰难。

好在现在捷报传来,王守礼的嘴里一口一个“恭喜王爷”,显得颇为兴奋。

毛渊明把军机处给郑经的信呈上,郑经忙不迭地展开信笺,仔细地阅读。信的内容与给毛渊明的大不相同,一方面是大大夸奖了郑克臧在攻陷两府过程中的作用,把“王爷洪福,世孙明睿”的说辞摆在了显要的位置。另一方面,则是讲述了目前面临的新困难,以及郑、耿、清三方力量变化的趋势,指出最多在半年之后,郑耿矛盾必将激化,双方难免一战,因此固守金厦显得尤为重要。

郑经侧着头看了看,嘴里喃喃念道:“人参……灵芝……哦,还有绸缎,嗯,呵呵,还有浙江的好酒。”

“王爷,这是军机处的几位委员大人吩咐,一定要送到王爷手中的。”陈梦纬长得不像他老爹那么严肃,圆圆的大饼脸很有一种市井商人的气息,“陆委员尤其嘱咐,问问王爷还有什么需要的,在杭州都能置办。”

郑经摆了摆手,说道:“不用了,有钱还是用在打仗上面,打仗需要钱。对了,药材和绸缎什么的,挑上好的先给太妃送一些过去,给宁靖王府也送一些,其余交给黄妃处理。酒嘛,给厦门运一些过去,让将士们也喝个痛快。”

郑经看完信,哈哈大笑了起来,结果一口气没接上,又猛烈地咳嗽起来。王守礼连忙拍打郑经的背,又命小太监端过茶来给郑经。

郑经总算止住了咳嗽,喝了两口茶,叹息了一声说道:“唉,前线大捷,那是大明列祖列宗和国姓爷保佑啊。可惜我这身子,没法去前线上阵杀敌了。”

“王爷安心休养,既然军机处能有此大捷,想必接下去他们有办法再破清军的。”陈永华连忙劝慰道。

郑经点了点头,把信递给了陈永华,又说道:“克臧这个小子,能在军前多看多学,我就满意了,项先生和许先生把他说得那么好,我看都是众将的功劳吧。”

毛渊明连忙笑着说道:“将领英勇,三军用命不假,那也少不得世孙善得人心,更兼居中调度,才能人尽其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