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文明破晓 > 第845章 援助苏联(二)

第845章 援助苏联(二)(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是。”何锐点点头。

“为什么要送给苏联2万辆?帮助苏联建造几条生产线不好么?”

“野猪吃不了细糠,苏联搞不了精细活。这种车辆为了节省空间,车身低矮,采用了重叠交错负重轮履带结构。真的生产出来,苏联也没有那么多的维修人员进行有效的战场维护。之所以是礼物而不是工具,原因就在于此。

你也看了最新的情报,朱可夫的作战计划非常合理。当下苏联所需要的是撑到秋天,让泥泞的道路迟滞德军的进攻。冬季大反攻,苏联1定可以击退德军。到了明年春季后适合开战的时间已经是4月后。现在是8月,还有8个月时间。虽然8个月并不足以训练出非常优秀的军队,但是苏联红军依旧拥有巨大的人数与装备数量的优势。即便明年无法击败德国,最晚后年就可以击败。

半履带车这种小玩意根本不足以决定局面。它之所以叫做礼物,单纯是给当下不断受挫的苏联红军1点小惊喜而已。”

当然,如果不去养1堆组织,人家又有说法了,社会主义国家怎么能有失业!润石同志,这种问题对你来说可是非常沉重与严肃的挑战。”

李润石的思路完全跟得上何锐,他苦笑1下,“对于主席来说,这种问题就不是挑战么?”

“对我来说也是挑战。不过我大概是活不到这个阶段了,这种人总不可能有能力把我从坟墓里拉起来后复活,然后逼问我解决问题的方法吧。如果他们真的有这样的能力,我倒是得刮目相看。”

“活死人,肉白骨。呵呵。”李润石苦笑起来。片刻后他才整理好心情,问道:“为何主席对未来的评价这么悲观么?”

“我不是悲观,我只是想到你必然要面对这些,对你很同情,忍不住多说几句。而且就我个人来说,我并不喜欢抛弃人民。对这些人,我更多的是痛心。”何锐说完,想去摸烟,却端起水杯喝了口白开水。

李润石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不从1点点的战场得失考虑问题,他当然听得出,何锐说的是“小礼物”,其实说的是对于苏德战争的战略判断。所以李润石继续试探道:“主席是想用这些小玩意让苏联人民感受到中国的技术非常先进么?”

“没错。这不是出于战争的考虑,而是为了以后能够让苏联人民更相信中国商品进行的铺垫。苏联现在和未来都将是中国非常重要的市场,你看现在很多商家为了促销,都会赠送点不值钱的小礼物。我用的也是同样的小手段。”

李润石忍不住又笑了笑。何锐的很多做法看着跟商人1样,但是何锐的出发点却是更高层次的战略考虑。中国到现在越打越是有自信,就是因为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市场,人民的生活水平不仅没有因为战争而下滑,反倒1天好过1天。如果中国只是靠自己的国内市场支撑战争,局面将完全不同。虽然不至于出现饿死人的情况,但是国家必须将所有资源都优先投入到战争中。那时候别说经常吃肉,国家竭尽全力也就是维持大家不挨饿而已。

眼前的现实让李润石想起吴有平对战争的评价,“在开战前,我们已经赢了。”

李润石已经发现,自从吴有平病倒后,何锐抽烟突然就少了。看得出,何锐也不想在赢得战争前倒下。至于何锐提出的那些问题,李润石倒是不太在意。这些人不是未来会有,现在就有不少了。李润石对于这些人并不在意,这些人的确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而人民内部矛盾也不是只有1个层级,本就应该分成很多层级。

相信人民是李润石的根本,李润石认为人民1定可以看清这些人的落后之处,并且与之作斗争。所以何锐提出的问题,貌似不是问题。

为了让何锐心情不这么低沉,李润石问道:“主席,你送给斯大林的小礼物,为什么不在我军中使用?”

何锐感受到了李润石的心意,也不再考虑未来的破事,转入轻松的话题,“因为半履带车适用于广大的泥泞地区,那种地区也就是苏联有。其他地方即便有,面积也很小。根本不用制造专用装备。即便是在苏联,这种半履带车最适合的使用范围也限于苏联西部的秋季以及春季。所以,它才叫做给斯大林的小礼物。”

“……这不是马上就要秋季了么。”李润石抓住了要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