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文明破晓 > 第190章 军人们的烦恼(十一)

第190章 军人们的烦恼(十一)(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正当吴有平觉得非常不快之时,就觉得有人推了推自己,转头看向推自己的许嘉,就听许嘉低声说道:“这个教授说的好像是对的?”

吴有平愣了愣,就听许嘉继续说道:“建立一支能够保卫国家的军队,的确是国家的基础。”

“我觉得这教授完全……”吴有平把‘不是中国人’的话硬生生憋住了。虽然卡尔教授其貌不扬,完全没有存在感。但是教授本人真的不是中国人,自然不会从中国立场上看问题。

许嘉指了指前方,吴有平转过头,就见到教授在黑板上写下了‘物流’与‘强势商品’,以及‘贸易主导’,‘贸易平衡’,并且在其上划出了连线,又在连线上写下了关系的几种可能性。

写完这些,卡尔教授觉得这群东北政府的上层人员应该平复了一些心情,这才继续授课,“德意志帝国的兴起,并非是从德意志诸国出现而存在的,也不是神圣罗马帝国的衣钵。德意志帝国是从普鲁士开始的关税同盟而出现。这个关税同盟将破碎的德意志地区组合起来,使得德意志地区的各个经济体逐渐能够发展起本经济体的地缘优势。这种时候,地缘优势才有价值。而中国不同,中国与日本早就各自形成了自己的主体国家,并且构建起了内部市场。在两个不同国家的市场中,在清朝与世界各国的贸易中,中国才是那个要求其他国家实施自由贸易的主导性力量。这点是同学们必须理解和认同的。”

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来了‘倭寇战争’与‘鸦片战争’两个名词。旁边的翻译连忙用汉字写了对应的名词。吴有平不禁皱起了眉头,这两个名词大大的刺激到了吴有平。

不仅是吴有平,其他学员们也都是差不多的反应。m.

“亚当·斯密写国富论的时候,英国已经夺取了世界海上霸权。他们掌握了全球市场的物流,并且有能力用海上力量强行打开世界各国各地区市场的大门。在中国明朝的倭寇战争时代,倭寇的海上力量也是东亚地区最强大的,能够将其武装力量投放到中国沿海地区。这两个时代的战争,在其物流层面有类似性!你认同么?”

听着这个问题,吴有平回想着党校内的课程,迟疑片刻,不得不点头承认。

卡尔教授这才继续说了下去,“造成战争的原因又非常类似。明朝的中日贸易,清代的世界贸易,都导致了一个结果,日本以及全世界的贵金属正在大规模流入中国。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国家都在变的贫困。贸易量越大的国家,贫困速度就越快。”

说完,卡尔教授看着爆发出叹息与议论的课堂,继续说道:“如果大家不能接受和认同这个理念,那么大家就可以不用再来上课了。因为这就是我来讲授课程的基础。”

许嘉甚至来不及对课程的内容有什么反应,完全被卡尔教授这欧洲大学教授范儿给震惊到了。一时间,许嘉想起了上课前与吴有平交谈中,提到的东北正在实施的‘应试教育为核心的强制义务教育’。既然叫强制义务教育,那就不存在想不想学习的问题,不想学也得学。

在卡尔教授的课堂上,不认同就滚蛋,完全不存在有教无类的基础规律。在同学们的低声议论中,许嘉低声对吴有平说道:“原来欧洲教授是这么讲课的?”

吴有平摇摇头,“是欧洲大学的教授才这么做。”

教师里一阵沉默。吴有平咽了口口水,一个念头差点就脱口而出。而旁边的许嘉则说出了这个理由,“因为这样,他们就要入侵中国?”

作为德国人,卡尔教授并不怎么在意中国的立场。地缘政治学并非是一个煽动的学说,而是一个从自然环境入手的学科。人性在其中的比例非常有限。

不过卡尔教授很清楚情绪,于是尽量委婉的答道:“如果中国不在意别国的死活,那么别国为何在意中国的死活?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以后我们可以讨论关于天朝朝贡制度,这是我见过的中国历代做出的最优秀的平衡手段。就现在讨论的问题,我们要先弄清楚战争爆发的前置条件。在那个时代,中国掌握着决定性的商品,只有中国能够生产,中国还能以其他国家完全无法竞争的价格进行销售。这才是决定世界贸易的决定性因素。这位同学提出的自由贸易,在当时是日本与世界各国,只存在选择不同中国销售商的自由。并不存在是否与中国贸易的自由。这样的贸易,使得成千上万吨的贵金属流入中国,导致了那些国家本国经济的贫困化。金银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因为金银是有货币职能。中国把日本和全世界的货币都赚走了。想逆转这样的贸易趋势,只有一个手段,就是把货币抢回来,或者找到一个新的强势商品,用来平衡与中国的贸易。”

学员们是学习过一部分这样的内容,不过讲课的是何锐,所以没有这般激烈。此时听着德国教授卡尔博士的讲述,虽然觉得有道理,并且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但是心中的愤怒却直窜脑门。

卡尔教授转过身在黑板上继续写了起来,在这个时间里,大家互相对视着,甚至低声交谈着。交谈的话并非是针对卡尔教授所讲的内容,而是大大的不友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