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文明破晓 > 第182章 军人们的烦恼(三)

第182章 军人们的烦恼(三)(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当上了东北银行行长后,王永江第一次提出了反对意见,还是直接反对了何锐的意见。

东北银行作为东北政府的央行,乃是经济工作的核心之一。何锐知道现在的文明党中并没有金融高级人才,除了组建文明党的党支部,还组建了一个委员会。

作为旧官员,王永江并不反对文明党党支部在东北银行中的影响力与控制力,他只是公开反对在东北银行里面的几位外国雇员。

反对的理由非常简单明快,东北的央行怎么能允许外国人在其中,他们不可靠。

有这样观点的不仅是王永江一人,不少文明党党员也有差不多的想法。结果王永江一时成了东北银行里面的意见表达领头人。

“还有31吨。”副参谋长答道。

高尔察克拥有沙皇俄国在喀山的金库,里面有500吨黄金。之前购买中国的武器物资,已经花掉了近200吨,还有100吨通过东北银行转入了英国那边。

英国方面在俄国内战之初提供了不少资金支持,当高尔察克与邓尼金战败后,英国就中断了支持。至于法国人,他们在远东并无力量,只是吊着捷克军团,让捷克军团的代表在俄国临时政府中充当法国的传声筒。

到了现在,高尔察克已经与捷克军团分道扬镳。左思右想,高尔察克有了个思路,“等我们到了贝加尔湖,要求中国人立刻提供一批粮食,我们不要等,立刻南下,在路上接住粮食,大家步行前往海参崴。”

副参谋长没想到高尔察克居然要在这寒冷的初冬步行行进千里,前往海参崴。一时间不知道该是感动还是惊愕。但转念一想,也不再反对。中国人的运输服务是收费的,如果把上百万人送到海参崴,临时政府的金库里面什么都留不下来了。

何锐最终只能与王永江他们开了好几次会,才算是让大家接受了这个安排。

过去了一年多时间后,王永江已经接受了何锐的想法。银行的风险不在于有什么不得了的秘密消息被别人知道,银行的风险在于大量的账目记录的安全。

如果是步行前往海参崴,就能节省下大量物资金。这也是俄国临时政府最后的本钱。

消息通过邓金生携带的无线电发送到沈阳,很快就被东北银行上下所知。东北银行的行长叫王永江,乃是张锡銮时代旧东北官僚体系中的一位。何锐执政后,对旧官僚们进行了逐步替换。在旧官僚中不仅没有被替换掉,反倒脱颖而出的,王永江算是第一人。

王永江1872年出生,奉天金州人。少时博览群书,才学过人,为人头脑敏捷,又善医道,在辽阳警政供职期间,恪尽职守,深得袁金铠赏识,被提拔为奉天省城税捐局长。

因为王永江这股子文人范儿,任职期间并无贪赃枉法的事情。留任后通过了政审,在土改中颇为努力工作,在一众因为土改而如丧考妣的旧官员中真真是鹤立鸡群。

之后组建东北银行,就被任命为银行行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