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桀宋 > 第585章 不惑之年

第585章 不惑之年(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此外,还有等部落集团分散在草原各地。后来的匈奴国,就是以匈奴部落联盟为基础,征服了上述诸部落联盟、部落以及其他一些小国而建立起来的。

自西周起,戎族开始威胁中原王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犬戎部落攻陷镐京,迫使平王东迁。战国时林胡、楼烦多次侵扰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驱逐林胡、楼烦,在北边新开辟的地区设置了云中等县。林胡、楼烦北迁融入新崛起的匈奴。

在战国末期,赵国大将李牧曾大败匈奴。

公元前3世纪匈奴统治结构分为中央王庭、东部的左贤王、和西部的右贤王,控制着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包括今蒙古国、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中亚北部、中国东北等地区。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14年,命蒙恬率领30万秦军北击匈奴,收河套,屯兵上郡(今陕西省榆林市东南)。“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过秦论》)。

在演武结束后不久,众人正在推杯换盏,把酒言欢的时候,中车府令刘霸便匆匆赶来,在宋王偃的跟前细说一番。

“大王,已经查实。这个呼韩耶乃是匈奴挛鞮部的首领,挛鞮头顿之长子,以狡诈诡辩着称于草原,此人有勇有谋,远胜其父,麾下更有上万控弦之士!据说,这个挛鞮部乃是匈奴最强大的一个部落,亦是最有希望一统匈奴各部的部落。”

挛鞮部?

再一次听刘霸说起这个名称,宋王偃愣了一下,便想起了挛鞮部的一些前尘往事,或者是说,历史上的挛鞮部,是如何一统匈奴各部落的事情。

传说,匈奴人是夏朝的遗民。

蒙恬从榆中(今属甘肃)沿黄河至阴山构筑城塞,连接秦、赵、燕5000余里旧长城,据阳山(阴山之北)逶迤而北,并修筑北起九原、南至云阳的直道,构成了北方漫长的防御线。蒙恬守北防十余年,匈奴慑其威猛,不敢再犯。

而随后匈奴便出了一个天之骄子,冒顿单于。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山海经·大荒北经》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

据说,夏的后裔淳维,在商朝时逃到北边,子孙繁衍成了匈奴。还有一说认为,移居北地的夏之后裔,是夏桀的儿子。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带着父亲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即是中国所称的匈奴。

在匈奴建国以前,东北亚草原被许多大小不同的氏族部落割据着。

那时的部落和部族联盟的情况是“时大时小,别散分离”;是“各分散居溪谷,自幼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然莫能相一”。

当时分布在草原东南西喇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的,是东胡部落联盟;分布在贝加尔湖以西和以南色楞格河流域的,是丁零部落联盟;分布在阴山南北包括河套以南所谓“河南”(鄂尔多斯草原)一带的,是匈奴部落联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