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桀宋 > 第513章 左右逢源

第513章 左右逢源(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吴起变法要限制楚国封君的长期世袭制,这对于楚国封君制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实际上吴起变法并没有使楚国封君减少,到楚怀王时楚国封君还很多,不少封君的封地及其封号还是传之于后世,封君世袭制问题并未彻底解决。

战国时期楚国封君虽然世袭封土和封号,但是,这些封君在其封土内同战国时期各国封君一样,也仅有衣食租税之权,而没有或很少有政治和军事上的特权。汉王朝的封国中的封君“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等,就是沿袭战国时的制度。

战国时期楚国封君有的是受封而不临邑。如江乙曾在楚宣王面前指责“州侯相楚贵甚矣而主(独)断”。既为相,又主断,证明他不是在封地而是在楚都郢。

封君不就封的原因主要是在朝廷任有实职,封地由其所委派的私吏管理。

战国时期楚国封君已经没有私人武装,发兵之权是由楚王直接掌管的。春秋时期,楚国大臣、大夫的私人武装的记载不绝于书,是楚国军队的重要力量。

但战国以后,尤其是经过屈原变法以后,封君没有多少的私人军队,也没有发兵之权。

墨者钜子孟胜,奉楚国阳城君之令“守于国”。楚悼王去世后,宗室大臣作乱,围攻吴起于丧所,《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阳城君就是要“夷宗死”的一家。

阳城君出走,孟胜坚持守国,结果孟胜死,弟子死之者百八十。

从楚国总的趋势看,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和扩大,楚国的封君制度逐渐走向衰落,封君的实际权力缩小了。

由此可见,楚国贵族皆亲自参加射杀吴起,并没有指挥私人武装进攻吴起的情况。楚国号称“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的霸主之国,这些军队皆属于国家所有,而不是封君的私人军队。

楚国贵族势力虽然强大,但是在他们的封邑内还没有发邑兵之权,阳城君因而使用墨者孟胜率领弟子180多人守国。

墨家从墨子开始,就是以讲究守城的战斗而着称的,墨者钜子孟胜因为“善荆之阳城君”,阳城君命令他“守于国”,“毁璜以为符(兵符),约曰:符合,听之”。

孟胜所统率的是弟子而非士卒,是一个墨家的集团。可见,战国时期楚国封君在封邑内的权力是有限的。

战国时期各国的封君已很少世袭,但是,战国时期的楚国,由于旧贵族势力强大,封君众多,不少出于世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