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桀宋 > 第344章 不宜为王

第344章 不宜为王(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楚国一系的大臣,相国黄庸沉默不语,邹衍却忍不住跳出来反驳道:“万万不可!现在大王只是失踪了,生死未卜,死讯还没有公布呢,万一大王还在人世呢?你们这样擅自立了太子为王,将大王置于何地?你们是想造反吗?!”

嚯,邹衍更狠,直接一顶造反的帽子扣下来,似乎谁再说请子恒为王,就是在犯上作乱,就是在造反一般。

不过苏贺是比较强硬的人,凛然不屈地站出来道:“邹衍,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们请太子继位为王有何不可?太子是大王所立的储君,父死子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现在大王遭遇了不测,国内人心惶惶,社稷不得安稳,现在正是需要新王来稳定时局的时候,你怎么能说立新王就是在造反呢?我看你倒是居心叵测!”

闻言,邹衍被气到了,哼了一声道:“真是荒唐!难道你以为拥立新王就能稳定时局了吗?我看你分明是嫌恶于大王之行为,青睐于太子之性格,故而想要弃大王而立太子为王!大王还没死呢,你就这样捣鼓真的好吗?苏贺,你对得起大王对于你的恩遇吗?”

“邹衍!你不要血口喷人!”苏贺是一个暴脾气,瞪着眼睛喝道,“我苏贺行的正,坐的直!能明辨是非,不像某些人,当此纷乱之时局,国家社稷危难之际反而出来混淆视听,使我朝纲不振!”

熊子丹临危受命,不过他决定到越国去寻找宋王偃的下落,稍后再作定夺。

与此同时,南征越国的大军在漓江失利,宋王偃坠河,生死未卜的消息传回了商丘,宋国举国上下是一片惊惶。公卿大夫们纷纷奔走,结党营私,就连宫中亦是人心惶惶。

宋王偃落水失踪已经近一个月,看起来是葬身鱼腹,连尸首都没办法找到了。

宋国的朝堂上,因为宋王偃可能甍逝的消息乱作一团。

上卿苏贺向着上首的子恒作揖道:“太子,我宋国的南征战事连连受挫,大王如今可能已经遭遇不测,甍于越地了。常言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臣民不可一日无主!太子,你是我大宋国的储君,臣民所拥戴的太子,请你继承大王的位置,顺应天命,顺应民意,登极为王!”

“你说谁?”

“谁反对太子为新王,便是谁!”

“哈!哈哈哈哈!”邹衍肆无忌惮地大笑起来,指着苏贺说道,“若是大王亲口许下,或者是留下了遗诏甍后立太子为王的话,那么我等无话可说。可是大王并没有说过或者是留下遗诏让太子继位!太子固然是储君,大王甍逝,太子继位是名正言顺的事情,但是我们要知道,大王曾经说过‘立贤不立长’、‘子恒且为储君’的话!”

“且为储君是什么意思,大家都知道!说到底,太子的这个储君只不过是一个过渡,日后若是出现了更为合适的人选,再改立储君!这是大王的意思,谁敢忤逆?”

“请太子登极为王!”

“请太子登极为王!”

哗啦啦的一大群人跪了下来,在宋国的朝堂上,几乎有三分之一的大臣都是宋人,支持太子恒继位的大臣也不在少数。

至少儒家的人就很想子恒继位为王!子恒温文尔雅,老师是儒家的万章,他对于经史子集无一不精,可以说是儒家人士最理想的君王了!

“这……”看着这么多大臣跪下来请他继位,子恒有些不知所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