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隋唐大猛士 > 第1470章 三皇盟约

第1470章 三皇盟约(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皇帝在大雪山下(兴都库什山)与波斯皇帝库思佬二世会盟,波斯皇帝出波斯国境跋涉千里而来。

波斯皇帝带来了两万近卫军随驾护卫,其中就有强悍无双的波斯重装骑兵,不过当波斯皇帝看到大秦皇帝身边,同样有一支强悍的重装骑兵后,就收起了那份炫耀之心。

波斯有精良的索子甲,可大秦的明光甲也一样十分精良。

更别说,秦军还有彪悍的陌刀重步兵,以及攻城无双的神机大炮。

波斯皇帝对大秦与罗马的盟约有些不满,抱怨大秦皇帝不该让突厥人为罗马效力,而罗成笑着以突厥只是大秦的藩属,朝廷并不会过多干涉他们为由敷衍过去,这让库思佬很无奈。

西曹国王为瑟底痕侯,其地为瑟底痕郡,小史国王封那色波侯,其地置那色波郡。

史国王封伎沙侯,其地置伎沙郡。

石国王封大宛侯,其地置大宛郡,拔汗那国王封休偱侯,其地置休偱郡。

皇帝以千泉山以南,葱岭以西,乌浒水以北之地,置为河中道。

在河中道,皇帝诏封十八侯,置十八郡,其中朝廷正郡三,诸侯郡十五。

当波斯皇帝提出要大秦皇帝下旨制止突厥出兵协助罗马时,罗成却提出要让波斯把大夏南面直到大海的那片沙漠戈壁划给大秦,皇帝的理由是这样一来,大秦在大夏以南也有出海口,将来海陆丝路相连,能让大秦与波斯的贸易更上一个台阶。

毕竟那片地区以前也曾为贵霜、厌达等拥有过,而且这片地方也很贫瘠,不过面对这无理要求,库思佬直接拒绝了。

三郡分别为拓折郡(塔什干),真珠郡(费尔干纳),萨末健郡(撒马尔罕),这三郡所处之地都是在河中道最重要的地方,也是最肥沃的山谷盆地和绿洲,三正郡控扼要地,品字相连,同时还监视着河中实力最强的康国等几个诸侯藩国。

皇帝在河中逗留了小半年,在三个正郡各驻军一万二,同时亲自指导河中道丝路上驿站烽墩军堡屯庄以及巡营的完善。

随后皇帝车驾往东南,过乌浒山进入大夏道。

皇帝在大夏也会见诸侯,设十八郡,诸侯郡十五,正郡也设立了三个。

三正郡为姑墨郡、月氏郡和条支郡,三正郡自乌浒河而下,南北一线相连,扼守的也正是重要的丝路交通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